松山湖高新区位于东莞地理几何中心,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黄金腹地,南邻香港、深圳,北靠广州,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创新平台,目前在全国高新区的综合排名第21位。
一、发展历程
从创立至今,园区发展主要经历如下三个阶段:一是初创发展阶段。2001年,东莞市提前谋划发展模式转型和创新,提出开发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2006年,东莞市作出了整合东部快速路沿线寮步、横沥等六镇汇合处土地的决策,开发建设东莞生态产业园,规划控制面积31平方公里。二是加速发展阶段。2010年9月松山湖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1年生态园成为广东省首批省级循环经济工业园区,2012年获批建设国家生态示范工业园区。三是统筹发展阶段。2014年12月,东莞市决定将松山湖高新区、东莞生态园合并,实行统筹发展。2015年9月,园区成功入围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初步确定“1+2+N”(一轴线+两核心+周边镇)空间布局。2017年3月,松山湖与石龙、寮步、大岭山、大朗、石排、茶山等周边六镇组成松山湖片区,率先拉开东莞市园区统筹组团发展帷幕。以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为核心的松山湖科学城和位于企石镇的东部工业园也被纳入园区统筹范围。2019年4月,东莞市启动通过强化功能区统筹优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松山湖功能区在原来松山湖片区“1+6”基础上,增加横沥、东坑、企石等三个镇,统筹发展功能区范围内“一园九镇”发展规划、区域开发、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和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五大领域工作。四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展阶段。2020年7月,松山湖科学城正式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2020年9月,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围绕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四个定位,举全市之力将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二、发展现状
(一)重大平台建设聚焦发力。依托散裂中子源、南方先进光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规划建设90.52平方公里的松山湖科学城,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同意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片区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主体,定位为重大设施平台等创新资源集中承载区,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布局。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落户松山湖科学城,计划2021年动工建设。东部工业园各项规划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二)创新资源要素加速集聚。一流平台、一流企业、一流机构、一流大学、一流人才等“五个一流”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形成。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0家、新型研发机构30家、国家级孵化器14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9个。规上企业研发中心覆盖率57.47%,R&D占GDP的比例为9.46%。各类人才突破9.9万名;拥有双聘院士12名,另有33名院士通过项目合作等特聘方式在园区开展科研工作;国家级人才65人;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3名;市特色人才277名,占全市62%;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25个,占全市69.4%;东莞市创新科研团队23个,占全市57.1%。
(三)产业经济体系日益完备。做大做强做全信息技术产业,聚集了华为终端、华贝电子、生益科技、普联技术、歌尔智能等一批龙头企业。重点拓展生物产业,引进了东阳光、红珊瑚药业、菲鹏生物、众生药业、博奥木华等生物产业企业,集聚各类生物技术企业超过300家。大力推进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引进汇川科技、拓斯达等一批代表企业,形成了以机器人系统集成商、核心零部件企业和智能装备企业为主体的机器人产业集群。深入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拥有规上新材料产业企业23家,新引进新能源锂离子电池封装、高斯宝电气、华润电力分布式能源等项目。目前园区工商注册各类市场主体达11389户,其中企业占比90.41%。拥有上市企业4家,上市后备企业达34家,居全市首位。
(四)功能区统筹深入推进。功能区统筹“四梁八柱”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发展规划、区域开发、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等“五大领域”统筹有力推进,科技产业、公共交通、政务服务一体化步伐加快。顺利承接市级下放事权165项,行政审批效率平均提速12%。积极构建“园区聚焦基础研发、九镇承接落地转化”的产业分工格局,园区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2019年功能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26.6%,同比增长8%。
(五)城市软实力持续增强。华为开发者大会连续两届在松山湖举办,连续两届作为亚马暨莞马终点站。成功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入选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一批“国字号”牌子落入园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被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成为全省首批10个“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之一。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投入运营,将打造国际化、年轻化、智能化、生态化的“创新创业不夜城”。
(六)城市环境品质不断提升。拥有8平方公里湖面、6.5平方公里湿地,绿化覆盖率超过60%,在2019年度“洁净东莞指数测评”总榜单中位列榜首。聚集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科大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从幼儿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链条。东华医院松山湖院区正式开业,建成“一中心多站点”社区医疗卫生体系。加快推进北部TOD、松山湖中心站TID、南部城市复合中心等产业融合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 2021-01-21党建再上新台阶!松山湖获评“全省‘两新’组织党建工...
- 2021-01-21防疫进行时 | 松山湖持续开展企业疫情防控及安全生...
- 2021-01-20防疫一线|织牢联防联控网,松山湖这一片区防疫措施再...
- 2021-01-18开新篇,谋全局!松山湖专题研讨今年工作重点
- 2021-01-17防疫进行时|提高警惕不松懈,松山湖开展园区防疫督导...
- 2021-01-16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松山湖绘就高质量发展画卷
- 2021-01-14绷紧弦,不松懈!松山湖全面部署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 2021-01-14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松山湖高品质建设南部滨湖地区
- 2020-12-04南方日报:2020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12月9日开...
- 2020-12-04南方日报:赋能千行百业,助建“智慧名城”东莞移动携...
- 2020-11-27构建“科研-资本-产业”对话平台,中国·松山湖新材...
- 2020-07-15中国高新网: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松山湖·《十月》年...
- 2020-07-14南方日报: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涌现4个全国第一
- 2020-07-14南方日报:松山湖 功能区 区域统筹先锋再当改革闯将
- 2020-06-18东莞:2020年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暨城市精细化管理...
- 2020-06-18东莞日报:松山湖市民中心向优质企业推出“一窗通办”...
- 01-11松山湖市场监管分局2020年12...
- 01-05松山湖城管分局2020年10月、...
- 01-05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不合格食...
- 12-11松山湖市场监管分局2020年11...
- 11-25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松山湖分局关...
- 11-24关于松山湖河道、水库管理与保护范...
- 11-10松山湖市场监管分局2020年10...
- 东莞松山湖建设局
- 东莞松山湖科技创新局
- 东莞市公安局松山湖分局
- 东莞市民政局松山湖婚姻登记处
- 东莞市人力资源局松山湖分局
- 东莞市环境保护局松山湖分局
- 东莞松山湖社会事务管理局
- 东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松山湖分局
- 东莞市财政局松山湖分局
- 东莞松山湖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东莞市公安消防局松山湖大队
- 东莞松山湖教育局
- 东莞松山湖宣传文体局
- 东莞市国土资源局松山湖分局
- 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松山湖分局
- 东莞松山湖规划局
- 东莞市社会保障局松山湖分局
-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松山湖分局
- 东莞松山湖经济贸易发展局
- 东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松山湖大队
- 东莞松山湖组织人事办公室
- 东莞松山湖管委会办公室
-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松山湖分局
- 02-17(失效)关于印发《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绿色制...
- 01-09东莞松山湖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管理规定
- 06-03关于印发《东莞松山湖公营孵化器场地使用管...
- 11-28东莞松山湖“倍增计划”园区级试点企业产业...
- 09-13松山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举报奖励办法出台

- 12-24[重大行政决策]关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
- 11-30[重大行政决策]关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
- 11-19[重大行政决策]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公共租...
- 10-22[重大行政决策]关于《关于推动松山湖上...
- 09-17[重大行政决策]关于《东莞松山湖产业用...
- 08-14[重大行政决策]关于征集松山湖高新区“...
- 08-06[重大行政决策]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知识产...
- 06-15[重大行政决策]关于征集《东莞松山湖中...
- 01-11[重大行政决策]关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
- 12-21[重大行政决策]关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
- 11-23[重大行政决策]关于《关于推动松山湖上...
- 09-30[重大行政决策]关于《东莞松山湖产业用...
- 09-22[重大行政决策]关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
- 09-09[重大行政决策]关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
- 07-16[重大行政决策]关于《东莞松山湖中小微...
- 04-08[重大行政决策]关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